跳到主要內容區
Top

深耕計畫摘要

一、教學創新精進

1.推動頂尖雙語大學,建立優質國際化教學環境
在高教深耕計畫的支持下,本校積極建構完善的英語教學環境與制度,提升全校學生英語能力及國際移動力。109學年度本校啟動全英語教學精進十年計畫,全面落實各學制EMI課程開設、設立全英語專班/學位學程、教師EMI教學培訓計畫、及校園國際化。110學年度獲選為教育部重點培育雙語大學,透過更系統化的制度與組織調整,深化以學生學習為中心,具國際競爭力之英語教學系統。目前全校已有7個全英語學士專班/學位學程,9個全英語碩博學位學程,逐步達成全校所有學系皆有全英語專班、研究所皆採全英語授課,打造本校於2030年成為頂尖雙語大學。本校建構國際化教學研究環境並確保授課品質,積極拓展國際人才市場,吸引國際生前來就讀,同時留住國內優秀人才。未來將持續與英國文化協會(British Council, BC)、美國在台協會(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 AIT)、Fulbright學術交流基金會、OSUN等跨國單位合作,並透過南區雙語教育資源中心進行跨校資源共享交流。

2.強化院系所專業課程,發展學院核心教學特色
課程全面結合SDGs永續發展目標,精進各學院系所專業課程作為基礎跨領域整合創新教學,透過專題實作競賽及總結性課程(Capstone Course)強化學生跨領域與實作能力養成,融入「競賽式學習」(Competition-Based Learning, CBL),引導跨院系學生組成跨領域團隊,輔以跨域師資與產業專家指導,參與校內或校外商業競賽或申請政府計畫等實作活動,培育符合產業需求之人才。

3.以創新教學模式,因應素養導向學習型態
以人科學程作為跨域自主共學模式基地,協助共學實踐計畫教師在校內進行跨域教學合作,以及協助學校開發更具系統性之跨領域導向教學與評量工具。未來將規劃成立「跨領域設計研究所」。西灣學院將開設「Reading the Sino-island(閱讀中華寶島)」雙語特色課程,帶領外籍學生閱讀寶島文化,也開放本地學生跨院選修;通識課程將朝資訊科技與人文關懷並重,以微學分工作坊方式開設;同時將開設全台首創衝浪課程,融入本校山海特色,實踐永續發展教育。

4.深化共學實踐計畫,培養學生自主、跨域與實踐等關鍵能力
延伸「共學」精神,進一步朝「共作」和「實踐」方向邁進。以SDGs為核心精神,資源整合開設跨域課程,導入雙語教學及國際交流、師生(含外籍)參與共學、並與社區及產業結合,使學生從各式議題中,發展探討和逐步累積跨域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校將建立「U學程-學生個人化自主學習平臺」及導師輔導機制,並成立「學生自主學習中心」,引導學生思索未來並規劃、擬定學習路徑,為職場就業超前部署。

5.深化教師教學支持系統,擴大國際教研合作
透過多元升等與評鑑制度引導教師教研平衡,擴大教師國際教研合作,補助教師出國教學研修及參加國際線上平臺培訓課程,厚實創新教學知能;透過課程彈性學分採計制度的建立,協助教師運用數位科技教學模式開設混成課程(Blended/Hybrid Course),建立創意教學方法與評量工具資源庫,達到永續發展。持續深化新型態全球高等教育跨國合作,連結「開放社會大學網絡」(Open Society University Network, OSUN),增加本校教學國際能見度。

6.空間整備,加強先進基礎實驗設備及虛實整合之彈性學習場域
延續各項教學空間的革新,規劃數位與實體整合之學習環境,建置國際數位同步翻譯研討會議室、先進基礎教學與實驗設備,以因應國際化、後疫情時代及南臺灣產業轉型的創新人才培育與教育需求。

7.成立「多媒體教學中心」,建立無邊界學習系統
本校規劃成立「多媒體教學中心」,協助教師數位課程與教材的製作、支援及諮詢服務,並建置磨課師數位課程平台,提供多元數位課程;同時以「學分銀行」模式鼓勵各學制學生、畢業校友及外籍生修課,將學分寄存、集點、互通。(SDG 4)

8.鏈結高中端素養導向教學,展現大學社會責任
開設高中微課程與多元選修課程,及開設高中教師自主學習教學講座、學生學習計畫診療室。本校組成諮詢教師群及學長姐諮詢團隊,協助高中學生規劃及執行自主學習計畫。

9.建立學生多元能力長期追蹤檢核機制
結合UCAN共通職能與專業職能分析,對畢業生離校檢核及對校友職涯發展進行追蹤分析,結合IR檢核本校教育目標培育成效,回饋精進創新教學策略。

10.延伸英語授課國際化,開展海外授課
預計於民國112年6月,於菲律賓馬卡蒂城開設海外學分班。預計先開設五個班級,由中山大學老師授課,並聘請行政相關人員駐菲律賓代表中山大學。

二、產學連結國際化

1.配合國家政策及地方產業需求開設相關系所
積極配合國家政策及地方產業需求開設相關系所,如材料與光電科學學系前瞻應用材料碩士班、資訊工程學系資訊安全碩士班、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離岸風電海事工程碩士班,成立國際金融研究學院、半導體及重點科技研究學院,並將成立太空系統工程研究所、積體電路設計研究所、科技犯罪偵查資通訊碩士在職專班、生物醫學科學及工程學系、生技醫藥研究所博士班、精準醫學研究所博士班等系所,接軌當前國家重點科研與學術以及國家產業就業市場需求。(SDG 4)

2.彈性學制及彈性開課增加產學連結
利用16+2彈性學習週,設計暑期彈性學期制,密集開設產業相關微學分工作坊,或讓學生可於暑假期間至企業實習。善用本校創意實踐基地Makerspace,結合他校與擴展外部資源,打造本校產學連結創新創業實務能力培育生態體系。(SDG 8)

3.建立學生實習制度相關配套措施
修正「本校學生校外實習作業要點辦理」,將各學院與合作企業的相關規範一併納入,以增進學生對於產業實務操作的了解,促進產學雙方交流,達成學用合一。建立業界專家協同教學機制,未來將結合研究學院國際教研師資,規劃完善的實務導向實習課程,以增進學生了解國內外產業現況。

4.永續發展人才培育,打造產業永續力
因應淨零碳排議題,產業求才若渴,為因應政府新經濟模式的產業人才需求,打造具有國際視野、雙語能力與綠能永續知能的專才培育計畫。結合本校雙語教育資源,規劃永續發展碳管理及永續能源與資源管理課程。本校理工學院與管理學院師資鏈結企業端之需求,共同設計由淺(分析師)入深(規劃師、管理師)之永續領域培訓課程,培育永續經濟國際專才。(SDG 4)

5.結合在地產學需求,強化產業研發能力
本校與日月光長期產學合作夥伴關係已邁向第十一年,在封裝、自動化與環境技術研究合作,未來將持續強化台灣封裝供應鏈聚落的競爭實力,共同培育未來先進半導體封裝製程人才。另本校將更積極推廣校內重點技術專利發表,如本校陀螺儀中心洪勇智教授團隊研發「微型化矽光子陀螺儀驅動晶片」、氫能中心陳軍互教授研發團隊開發之氫氣高效率轉換及低成本催化劑、人工智慧研究暨產業推廣中心張雲南教授團隊開發之AI技術加速器設計與系統整合,期透過技術媒合發表,提升企業及投資者對本校研發技術之產學合作意願。(SDG 9)

6.校園創業基金挹注,提升校園新創國際化
以校內豐沛產學研能量及完整產學研智財服務鏈,積極推動「培育科研新創,強化中山產學連結」,持續深化校園創新創業風氣,強化校園研科成果落地發展,發掘具潛力新創團隊進行早期輔導,鏈結中山創新創業基金補助與中山孵育器計畫給予新創團隊支持與鼓勵,協助團隊結合國內創投之專業能量,銜接至國內外創投基金平台或其他企業資源,推動校園新創團隊投入國際技術平台,推廣或爭取國內政府補助與競賽參與,以及提升新創公司5年存活率。(SDG 8)

7.推動醫療平權、彌平區域醫療資源失衡
醫學院與工學院跨領域合作,進行醫療篩檢平台與檢測工具之開發,強化智慧醫療應用與發展,培育具醫學人文素養之科研人才,提升本校在健康照顧數位發展之國際影響力。以三大主軸進行:

(1)即時檢測定點照護
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理想的Point-Of-Care (POC)診斷需具有以下的特性:可負擔的(Affordable)、靈敏的(Sensitive)、特異性的(Specific)、易於使用(User-friendly)、迅速診斷(Rapid)、可靠的(Robust)、對儀器依      賴度低(Equipment-free)以及易於運送(Deliverable),統稱ASSURED的POC開發準則。透過「遠距定點照護系統」,開發一般常見感染症與慢性病檢測,及可攜式螢光分析儀、生醫感測試片與晶片之實際臨床應用,並      強化檢測資料與雲端的連結,有效的將POC檢測推廣至醫療資源較不足或不易取得的地區,落實醫療平權,提升社區醫療照護與服務,實現醫療無偏鄉的願景。(SDGs 3、10)

(2)樂齡照護
由於台灣在2025年每5個人就有一位超過65歲,且老人肌少症盛行率達20-50%,也是造成跌倒、失能及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校將推動樂齡照護,發展台灣第一之「遠距精準復健整合平台」,以視訊及線上遊戲的方式進   行遠距復健,運用貼片式感測器將復健成效數位化,進而智能診斷早期肌少症並評估跌倒風險,即時導入個人化精準運動處方箋,改善長者肌耐力並減少併發症產生,達到聯合國SDG 3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生活與福   祉,並提升我國遠距復健之國際影響力。

(3)數位健康
健康資訊的獲取與健康狀態的維持,不應受限年齡、族群、地區、時間等因素而有所偏頗,「健康雲與智慧健康計算」整合穿戴式生醫感測、健康數據雲、人工智慧健康計算、遠距健康等技術框架,有效提高自我健康   識能、提升風險評估,發揮精準衛教與醫療服務連結,邁向全人健康管理之目標

(4)醫學教育及人文發展
發展醫學教育及醫學人文各項理論與方法,轉譯運用培育醫學人文素養與專業知識兼備之健康照護人才。透過以人為本的理念融入專業課程,發展全校性、整合區域需求並結合國際跨領域之課程暨人才培育與教育發展,以培育具有反思實踐能力與醫學人文關懷的健康照護專業人才。(SDGs 3、4、9、10)

8.國際產學推廣,深化技術國際影響力
本校為推廣國際產學,透過協助東協與南亞國家建立人才培育訓練班並建立科學園區,以深化技術國際影響力。

三、提升高教公共性

1.維護與擴增校務研究資料庫,優化校務研究資訊平台
維護與更新整合性校務研究資料庫,持續擴增學生學習評估資料收集,以支援相關議題之分析。升級「校務研究資訊系統」,提升系統效能,作為校務發展決策之後盾。

2.檢核分析校務數據,實證校務發展策略
持續追蹤本校國內外各項排名表現,盤點相關數據,提出校務發展策略與建議,接軌國際。(SDG 17)

3.擴大推動經濟或文化不利學生入學與輔導方案
推動「讓生命在中山轉彎-經濟文化不利學生人才培育計畫」,從「擴大招生」、「完整育才與經濟扶助」及「完善學習及生涯規劃輔導」三大主軸,進行全方位「育才留才」,並特別開創國際學習的機會、人際網絡的深入連結,以及各類冒險活動(攀岩、潛水等)的參與,讓學生具有膽識與勇氣「想像未來、勇於追夢」。

4.擴大推動經濟或文化不利學生入學方案,落實高教公共性
本校透過申請入學「南星計畫」及「西灣南星分組」招生管道,符合經濟或文化不利資格之考生達學測篩選標準即進入審查程序,再針對其高中成績及學習歷程檔案進行審查後錄取,提高學生入學機會。「海納百川‒特殊選才」招生亦保留招生名額,符合學系要求特殊能力或經歷之學生,得優先錄取,增加經濟或文化不利學生入學機會。開設「原住民碩士在職專班」強化原住民族人文關懷與社會實踐。為照顧經濟不利考生,補助應試之交通費及住宿費,離島生則試辦視訊面試,降低考生應考之負擔。

5.擴大全民原教並營造族群友善校園,常規化原住民族知識課程
針對高教公共性,本校第一期計畫已建置原住民族學生資料、適性輔導,並成立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及南島民族社會文化發展中心,深化原住民族文化內涵之族群講座、文化課程、工藝學習、部落踏查等活動。第二期將進一步營造族群友善校園,除延續第一期規劃之課內外活動外,將漸進把原住民族群課程納入正式學分,讓原住民族學生在學習自身文化時能獲得更多肯定,並促進其他族群學生對異文化的學習動機。(SDG 4)

四、善盡社會責任

1.推動新能源發展,強化環境永續發展
本校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共同規劃於台南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成立能源辦公室,聚焦發展本校氫能及電池相關技術,並協助本校資訊工程系黃英哲教授開發智慧養殖系統、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林韋至副教授團隊開發影像辨識噴灑系統、溫網室噴灑作業車等技術,提升智慧農業技術,積極為新能源的替代、永續能源發展貢獻心力,並促使更多產業資源投入永續計畫能強化產業連結,協助在地產業發展與升級。(SDGs 7、9)

2.導入產業專家傳承創新創業思維
為鼓勵學生對社會的「構思與實踐」及培養學生創意、創新能力與創業精神,持續透過開辦「非學分短期創新創業培訓課程」,邀請各領域產業先進擔任課程講師,透過業師經驗傳承,帶領學生闊大視野,挖掘身邊議題,持續引領學生創新思維,孵育下一個永續世代。(SDG 8)

3.推動產業勞動結構轉型與終身學習
本校積極規劃中老年二次就業與師資開發及勞動轉型課程。學員參加培訓課程習得專業知識與證照,並協助後續就業輔導服務,推廣永續學習。此外,延續107至111年計畫目標-「高雄的大學,高雄的智庫」,以本校擁有的學術量能,邀請高雄地區大專院校成立「高雄市大專院校校長聯誼會」,透過群體的力量,協助高雄市發展,讓高雄變得更好。(SDG 4)

4.執行「淨零碳排」計畫(SDG13)
響應政府「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訂定2048年為本校碳中和目標年,訂定短期策略(2019-2028)、中期規劃(2029-2038)及長期規劃(2039-2048),逐步減排CO2e。此外積極發展革命性的減碳技術,並投入社會層面的推廣與教育,發揮學術界的影響力。

(1)在第一期高教深耕成果基礎上,擴大社會責任及永續發展之校務推動,透過行政創新、社會影響、永續發展、國際連結四大層面進行校務推動升級,建構中長期策略發展與評估檢核系統,全方位對接永續發展之需求。在場域實踐上,透過產業、政府、學校與公民的共同合作,從陸(南方文化永續)、海(海洋保育永續)、空(潔淨空氣永續)全面推動永續發展。除了繼續深化相關教學研究外,將串聯更多跨領域資源,培育公民科學家,讓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成為校務推動與公民參與的DNA。

(2)於未來五年預規劃汰換9年以上老舊冷氣機、增設太陽光電發電設備系統及擴充中水系統應用等多項節能措施,希冀達到節水節電之目的,進一步擴展綠色校園,永續自然生態情懷,節能減碳善盡社會責任,朝向本校2048碳中和、台灣2050淨零碳排之目標前進。(SDGs 7、13、6)

(3)在第一期計畫成果上,社科院持續透過開設各類特色課程與培訓活動,以本校所處大高雄地區為場域,實現聯合國「SDG1-終結貧窮」、「SDG13-氣候行動」目標為標的,透過解決教育資源不均等、環境正義與自然資源共管等社會議題,培養學生具備關懷在地生活等社會責任感,成為願意付出心力,展現利他行為之公民。另一方面,將以「零碳排」議題為標的,參照國家發展研究院零碳排十二項關鍵策略之「公正轉型」,組成教師研究團隊,就處理產業轉型的衝突與爭議,精進協商處理機制,公私協力提高轉型社會韌性等議題進行研究,並將成果納入特色課程,使學生學習在不同的價值衝突中,如何運用各種策略工具及談判技巧,促進社會的轉型與進步。(SDG1、12、13)

五、發展國際學術研究重點領域

    第二期國際重點研究領域的推動策略,本校將設置國際研究總辦公室,協助整合各特色領域研究中心及支援四大研究領域潛力研究群的研究資源,並建立管考機制,檢視關鍵績效指標達成成效。國際研究總辦公室統籌行政支援推動國際合作,協助各研究中心及各領域潛力研究群團隊鏈結國際頂尖研究團隊,透過合作交流,共同解決全球面對的挑戰議題。此外,邀請國際頂尖研究團隊成員(含教師、學生或研究人員)至本校移地研究與訪問、共同指導學生與發表學術論文,進一步延攬國際人才至本校。各潛力研究群未來發展規劃,簡述如下:

1.海洋領域:「海洋酸化、缺氧及變淡研究中心」持續進行西部海域、東沙、SEATS、斯里蘭卡、龜山島、南灣、小琉球等地區之研究,並拓展至吐瓦魯共和國之採樣工作,推動人才培育、國際學術研究交流及產學合作。「海洋能技術開發研究中心」規劃在既有成功經驗下,完成50kW之發電機組搭配儲能設備於海域實測,全球首例透過儲能將黑潮發電所獲得之電力實際應用於家電。「水下載具研發中心」持續開發國內水下載具自主研發能量,將依據民生經濟、科研調查、業界合作與國防需求發展適合台灣海域應用的水下載具。(SDGs 4、7、9、13、14、17)

2.微型光子陀螺儀研發領域:推動「光子陀螺模組開發」、「系統整合應用」、「人才培育與推廣」及「國際交流與產學合作」四大議題,發展高精度光纖陀螺儀,為人才培育、技術紮根,在國防、太空自主上貢獻心力。

3.綠色氫能整合研究領域:建構「大規模綠氫技術」及「二氧化碳轉化技術」,接軌國際綠色氫能推動及企業ESG指標,為負碳技術提供全面的技術能量並培育專業人才供未來相關產業的發展所用。

4.仿生科學研究領域:整合本校理工學院生物科學、機械、光電科學相關領域研究,發展仿生科學,研究生物結構和功能原理來跨足生物、材料、醫學、機械、農業,進行仿生機械、生物載體醫學應用、藻類光系統能量捕捉技術、液態光子晶體能隙控制與植物保護劑等應用,同時規劃設計仿生科學微學程,培育仿生科學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