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文學與科技——AI時代的寫作可能與困境
活動名稱 |
性別、文學與科技——AI時代的寫作可能與困境 |
|
活動時間 |
114年6月6日 14:10-17:00 |
|
活動地點 |
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LA4005 |
|
參與對象 |
修習113-2開設之「現代小說選與寫作(二)」與「華文文學與性別文化(二)」的修課同學,以及對於科幻、文學有興趣的同學。 |
|
參與人數 |
35人 |
|
相關連結 |
一、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B7KorJRL6/ 二、https://syscfh-la.nsysu.edu.tw/p/406-1017-355403,r3089.php?Lang=zh-tw |
|
活動目標 |
在Feminist Digital Humanities: Intersections in Practice 一書中,Lisa Marie Rhody 與 Susan Schreibman 提出「全棧女性主義」的觀點,主張以「關懷、去中心化與集體維護」重新建構知識生產流程。本工作坊承繼此立場,將 AI 與小說寫作帶進女性主義數位人文的對話現場,從以下三個面向展開討論與實作:
一、揭露演算法權力──檢視大型語言模型背後的資料選擇與預設,分析機器如何在無形中複寫性別、族裔與階級偏見。 二、重寫技術敘事──結合Donna Haraway 的「賽博格」想像,強調身體與科技的不可分割,並從「誰被寫進/寫出程式碼」出發,鼓勵創作者以批判和想像力介入AI。 三、實踐交織式創作──透過理論講座、寫作工作坊與成果展覽,培養學生把多元性別觀點、交叉性思維與倫理自覺同時融入文本生成流程。 我們特別邀請2025台北國際書展數位主題館「命運交織的旅店」AI 訓練師暨小說家林新惠擔任講者,分享她在AI文學生成與性別寫作之間的第一手經驗,並帶領學生親手實作、即時迭代、公開展示。 |
|
成果亮點 |
一、透過林新惠本場講座,了解AI科技的運作機制,及其在目前文學市場如何運作,透過臺北國際書展「命運交織的旅店」此例子,說明當前文學界如何思考AI與文學之關係,以及如何透過AI幫助思考、書寫。
二、藉由林新惠的分享,引導學生思考文學與AI共生的可能性,同時也思考AI時代下,我們該如何應對這波浪潮,林新惠以「(充滿警醒地)朝向和AI共生的未來」為結語,讓學生反思AI的可能性以及潛在的危險性,並能將AI能力實際運用於文學創作中。 |
|
後續規畫 |
課程學期報告引導學生與AI互動共舞,在小說創作中讓學生試著對AI下達指令,再通過人為潤飾修訂為完整的小說創作,展現AI與文學共生的潛力以及初步實踐成效。
|
|
活動剪影 |
|
|
|
|
活動開始日期:
2025-06-06
活動結束日期:
2025-06-06
計畫類別:
教學創新精進
公告單位:
數位人文與AI藝術潛力國際研究群
瀏覽數: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