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Top

(三) 南方文化創造

(三) 南方文化創造

本校位於高雄港都最早發跡的區域,結合年輕學力進行跨族群、跨世代合作,以高雄文化的保存與再生為核心,重新梳理南方文化的歷史脈絡。同時因應南向政策與南亞、東南亞及紐澳等國家串接,促進人才交流合作。

 

1. 推動高雄舊港新灣的在地傳承與跨界創新

 

本校於2014年成立「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中心」,在瞭解在地居民日常生活之後,結合為社區創造在地幸福烏托邦的世界。將中山大學旁的舊港區與在地結合,瞭解過往文化的流變,也探索如何開創未來新興的社區生活。提供社會創業與共創空間,推廣生活美學與社會創意的特區。在近年來本校已延展並深入社會地區更提供了本校學生進行活動、演出、創業、空間使用等,結合目前創新創業基地,建立社區型服務據點讓學生有學習與實踐的機會。旗津社會改變原有的廢棄宿舍成為如今的舢舨文化保存中心;鹽埕因為面臨少子化而閒置的國小教室,也變成為「鹽埕灶腳社會創業基地」。為復甦在地文化特色,開辦音樂系列活動,及戲劇展演活動,也與市政府合作進行西子灣隧道活化再利用計畫-「覓磅空」壽山洞探索。為使得本校未來能提升人文素養及開發新創意,在協作平台中,結合各領域及政府等資源相互協助,達到緊密連結社區,讓社區增能的目標,且讓本校師生團隊發揮創意,共同再造資源再利用,發展舊港區新創業聚落。

在近年的推展下本校觸角已深入周邊社區,結合目前數個創新創業基地,建立社區型服務據點。本校周邊的西子灣隧道空間活化-「覓磅空」壽山洞探索。忠孝國小老鹽埕的社區創業基地,及社會文創園區發展的旗津區海軍技工宿舍基地,創造及建構在地知識活化歷史空間,緊密連結在地社區,達到社區增能。期待透過在地區域發展與連結,連結本校師生團隊發揮創意,共同再造再利用,發展西子灣創新創業聚落。

 

2. 創建南方傳統文化與現代兼具之「高雄學」研究

 

高雄是全台唯一重工業及三軍匯聚的都市,城市沿著漁港、商港,以及軍、商港混合等不同階段而發展,衍生不同移民、文化、產業與社會問題。然而,因都市計畫更動,高雄市產業在市政府重新定位發展遠景,其重心逐年往北往東移,使得舊港區逐步發展成為綠能及宜居城市。我們希望同學進入中山大學之後,能夠了解高雄的發展脈絡與特色,讓校園生活融入社區、讓學習與地方鑲嵌,以高雄的生活紋理為基底,擬定具人文關懷的社會實踐策略,結合產、官、學與NGO力量,發展「高雄學」創設與教學之研究能量,設有共學群課程致力於「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及「社區文創」微學程,帶領同學培養在地觀,同時也讓在地社區擁有跨界與創新的原動力。

 

3. 推動南向國際人才培育搖籃

 

因應政府新南向政策,與新南向國家建立互惠互利、多元深耕的長遠關係,配合五大旗艦計畫重點之一「產業人才發展」的需求,針對有意前往東南亞國家發展需求的人等,規劃越南文、泰文、印尼文等東南亞在地語言訓練課程,同時輔導學員參與語言檢定認證,協助破除語言隔閡,奠定發展基礎。

邀請國內外跨領域學者針對南方文化相關議題於本校舉辦國際論壇、國際學術交流工作坊及不定期演講,提升本校國際能見度,累積本校在文學、哲學、音樂、藝術領域等相關南向文化觀察經驗及南方文化議題學研聲望。

 
公告單位: 研發處
瀏覽數: